【破解「香港經濟靠中國」荒謬謠傳的7個事實】
經常聽到中國人與藍屍阿叔講:「如果當年金融風暴冇『阿爺』出手,香港完蛋了……」。唔知係香港人蠢定係怯,點解咁荒謬既大話都有人信?事實係,唔單止金融風暴時中國冇幫過香港,香港經濟亦從來唔需要靠中國,甚至反過來,係中國更需要香港,否則早已亡國亡黨。
有網友整理七個事實,破解「香港經濟靠中國」的荒謬謠傳。文章有點長,有數據、有索引、有影片,絕對值得花時閱讀。希望大家讀完後可以重建香港人的信心,唔駛再妄自菲薄,忘記我哋香港一貫嘅優勢。
=================
【看看香港是否真的靠中國打救?】
朱鎔基時代,中國亦因貪腐嚴重而「債台高築」,1998年又適逢「中國大水災(98抗洪)」,中國資金短缺,朱鎔基逐家國企追收欠債未果,引發反貪潮,1999年出現國企倒閉潮,驟增幾百萬人失業.......中國幾乎破產比較可信。中國在1998年何來有錢救香港?
「中港矛盾」的主因源自國內人長期被「中國媒體、土共政棍、寫手」將事實歪曲所誤導,一開口便「你們香港食我中國的、飲我中國的水等胡言亂語」!這種荒謬邏輯就等於聽到有地產商說:「你知不知道你居住的那間屋是誰建的?沒有我你會有屋住?」他們從不去想想,「難道沙漠居住的人沒有中國,就會全都死光?」況且,香港有廿多個水塘和水庫(包括有『海中水庫』),處於亞熱帶區,降雨量比北京、上海多數倍;1975年已有全球最大規模的「海水化淡廠」,以逾260倍價錢買「東江臭水」倒出大海只為替粵方解決財困。為了助中國改革開放,1979年香港與中國連網已供電給廣東,現在香港「中電集團」仍有售賣廉價電給廣東。
參考資料:黑白顛倒的「大陸黃俄」令中港敵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422286917929215&set=a.113608842130359.20644.100004437301415&type=1&theater
【事實1:香港人早在50年代已接濟中國】
在1950年毛澤東被史太林唆使協助朝鮮(北韓)侵略韓國失敗後,於1951年1月30日被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以44票贊成、7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譴責中國為侵略者的《提案》。1951年5月18日,聯合國又通過《禁運和封鎖中國的提案》,要求成員國對中國和朝鮮實行《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》。1951年10月27日,巴黎禁運機構增設專對中國實行「禁運的委員會」。
故此,中國當時面臨西方封鎖,極需外匯但無法向歐美出口,出口「內地的活畜、生鮮食品」等等到香港便成為「外匯收入」的重要來源。從那時開始,香港已是中國的救命草,沒有香港援助,中國人更慘。
另外,香港亦是中國農產品其中一個主要出口的市場,1992年對香港的出口量佔中國農產品總出口的25.3%,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,儘管近年對香港的出口量佔中國農產品總出口的比例下降,但仍為中國提供「可觀利潤」。近年中國的食品危機使各國對中國食品失去信心,中國更倚重香港作傾銷市場。
【事實2:香港人33年來是中國的「最大外商」,佔「外國投資總額」的64%】
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,香港資金和工廠不斷遷上中國。港商現在已佔了「中國外商投資總額」的64%(比重超過台灣、新加坡、日本、美國、歐盟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總和。),連續33年成為中國的「最大外資商」,在國內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「養活無數中國人」,並推高中國的GDP和推動中國經濟起飛。然而,因中國有「外匯管制」,當港人想將資金取回香港時便受到很多限制(例如,並非大地產商的普通香港市民在中國買樓投資等就是其中一個例子)。
參考資料:《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》發佈 香港高居內地投資榜首位
http://www.csstoday.net/Item/8548.aspx
【事實3:SARS禍港、自由行「得不償失」】
改革開放之前,只有港人回中國消費,本來自由行只是公平貿易。何况,根據「世衛」和媒體資料顯示,『沙士(SARS,中國又稱「非典」)由廣東首發...』,由於中國起初將沙士在廣東的「疫情消息」封鎖,裝作沒事發生,導致將病毒傳入香港再擴散到全球,最後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壓才不得不承認。多家國際媒體「指責」中國政府「企圖隱瞞疫情」,導致病毒在全球擴散。為此,中國政府「被迫道歉」及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調查。而香港因此喪失了約299條人命和蒙受巨大經濟損失。香港人尚未跟中國算算那些人命與經濟損失的賬,還在說成「大恩大德」?
參考資料:
維基:SARS事件——中國禍港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hk/SARS事件
世衛組織:SARS源頭在廣東順德
http://www.peacehall.com/news/gb/china/2003/04/200304281012.shtml
2003年新聞特輯:中國為香港帶來可怕的沙士〔國內稱:非典〕(在片的「第6分鐘」清楚指出病毒來源於廣東)Part 1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XWP6UqwJ5A
《2003年大事回顧》中國為香港帶來可怕的沙士 Part 2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EcK_9Qba4U
因此,「自由行」只是小小的補償。自中國建國以來,一直都是只有香港接濟中國,而中國人亦一直都是賺香港人的錢較多。有「自由行」後,香港人在內地消費仍然比內地人在港消費高,僅在2010年才有順差,可是累計尚有負數。換言之,香港人在中國「累積消費」仍然比「國內自由行」的消費數字較「高」。
並且,港人在中國的消費幾乎100%是在中國本地生產的;相反,自由行的消費僅限於外國產品。這對本港的經濟作用不大,而對零售業等「扣除成本後」的得益甚少。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:『各國入境旅遊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(GDP)的直接貢獻為3.4%;而中國「自由行」的旅客消費(零售業、住宿服務、餐飲服務、過境客運服務和其他消費等等)僅佔香港GDP約2.35%。』
然而,香港人卻被「國內自由行(絕大部份是水貨客)」不斷推高商場鋪位的租金,增加商戶經營成本,炒高樓價和推高物價製造通脹;並且擠佔公共交通,讓大部分香港市民生活質素直線下降;更甚的是,部份自由行人仕的「不文明行為」嚴重影響香港這個「國際金融中心」的形象,並將優質遊客嚇走不敢再來港旅遊。於此情況,香港人賺取這微不足道的2.35%的GDP根本是「得不償失」。
參考資料:香港政府統計處網站
http://www.censtatd.gov.hk/hkstat/sub/sp80_tc.jsp?subjectID=53&tableID=189&ID=0&productType=8
同時,中國與香港政棍將「自由行」說成是「中央照顧香港」的《利港政策》,實情是剛剛相反!很多中港人仕都被蒙騙,部份自由行人仕看完洗腦的《新聞聯播》後,還經常在港胡言亂語、自吹自擂和癡人說夢話地說出「侮辱港人的言論」。為了減少「中港矛盾」,香港人必須要求政府下達「逐客令」或「限制一簽多行」的自由行!
【事實4:1979年香港已供電给廣東】
當年中國被老毛搞到成為「窮國中之窮國」後,為了幫助中國改革開放,自1979年,香港的「中電集團」(比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的前身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」歴史更悠久)便開始與廣東省連網,透過其132千伏輸電網路供電予廣東省。而現在中電發電機組過剩甚至高達41%,多出來的發電成本被轉嫁到港人身上,而(香港的)中電就透過售賣電力給中國,令「廣東的電費」變相是由香港人「補貼」!但中國卻反過來謠傳『香港依靠中國廉價供電』的「痴人夢話」。
相比推動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或更換舊車的《減排方案》,停止賣電予中國可節省10倍成本。
近年香港各大媒體在2012年12月10日才報導:『香港的綠色和平(環保團體)勸諭「停止賣電予中國」,指香港的「中電」每年以燃煤售電予內地,產電過程的碳排放卻要港人承受,又指停止賣電給予中國是本港最平、最佳的《減排方案》,損失4.8億元賣電收益換來減少全港各類空氣污染2至6%。並且,促請香港政府加強規管,要求中電控制發電總量,避免傾銷煤電以減少污染。』
根據《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改善空氣質素小組委員會09年的文件》顯示,『各種減排措施成本極高,更換歐盟四期巴士和商用車成本需要39億元,減少氮氧化物3,102噸;遠洋輪船及本地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要45億元,可減少2,392噸二氧化硫,雖然部份污染物「減排效果」與停止賣電相若,但所需「成本」比停止售電給予中國高10倍。』
故此,中國人必須要搞清楚,「現在是犧牲港人利益與福祉來優惠中國,而並非中國施捨香港廉價供電的流言蜚語。」
參考資料:香港環團促停售電予內地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21210/00176_002.html
若香港停止售電給予中國,「污染物減排成本」相比其它《減排方案》可節省費用高達10倍。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21210/18096551
【事實5:中國還有個荒謬的謠傳:「中國在1998年打救香港經濟」】
1990年代中期,中國金融市場還未完全開放,加上「宏觀調控」,在亞洲金融風暴損失不大。不過,當時中國所謂經濟起飛,主要只是靠「舉債」和「引入外資(主力是港商)」;與此同時,中國的窗口公司業務過份擴張,業績下滑,管理弊端陸續浮現,可能因貪腐過度而引致「債務違約危機」。
朱鎔基時代,中國亦因貪腐嚴重而「債台高築」,1998年又適逢「中國大水災(98抗洪)」,中國資金短缺,朱鎔基逐家國企追收欠債未果,引發反貪潮,1999年出現國企倒閉潮,驟增幾百萬人失業.......中國幾乎破產比較可信。中國在1998年何來有錢救香港?
事實上,朱鎔基也曾毫不留情地指出,銀行不是政府和官商的提款機,還說:「一百口棺材,九十九口是給腐敗分子的,一口是留給自己的。」
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單從中國「公佈」的數據所知,廣信就就已經欠債323億元人民幣,而粵海亦欠債358億港元,其它「未公佈」的欠債數字更是「無底深潭」。由於資不抵債情況極其嚴重、涉及不少海外債權人,引起香港、國際媒體高度關注,境外各大媒體均有報導。
其後,中國在2002年又要處理「海南房地產泡沫」,還有在2004年處理「廣東爆發沙士隱瞞疫情流入香港,被國際社會施壓才公開承認後的爛攤子」等…。於此情況,根本中國也「自身難保」,怎麼救香港?簡直是荒謬。
在金融風暴時,香港動用近1,200億元護盤擊退索羅斯,最終還「賺了380億元」,絕非中國救香港。
相反地,香港更在1998年,廣東省政府建議興建一條全長83公里封閉管道,自東莞橋頭鎮直達深圳水庫,避免食水沿途受污染,短期內改善水質,當中港府參予提供免息貸款,讓中國分20年攤還。該工程於2000年8月28日開始動工,第一期管道長50公里,由東莞太源至深圳雁田水庫,工程已於2003年6月正式啟用。如果中國真的在1998年拯救香港經濟的話,又何須在同年向香港貸款?事實上,當年是「香港有份參予拯救中國經濟」才是真相。
參考資料:電視新聞《1998年香港及澳門大事回顧》TVB News: Hong Kong and Macau Review 1998 with English Subtitle for presentation。
在亞洲金融風暴(Asian Financial Crisis) 中 ,港府動用1,181億獨力作戰入市打大鱷 (片中的0:55),最終還賺了380億元 (片中的1:00),並非中國流傳「中央在1998年經濟救香港」!現在甚至有很多國內人荒謬到聲稱:「因香港剛回歸,1998年中國很多單位捐錢給香港穩定經濟等等…」的癡人夢話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x1KY7c7Euc
索羅斯承認當年狙擊港元失敗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WkP1mcs2gE
【事實6:購東江臭水讓中國對「海外債主」提交《拯救方案》作為核心部份】
實情是,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上述的廣信和粵海欠下巨債,由於資不抵債情況極其嚴重、涉及不少海外債權人,而廣信的違約更是「等同中國政府的違約」。所以,在90年代末香港與粵投簽訂的30年「東江臭水」供水協議是供中國對「海外債主」提交《拯救方案》作為核心部份。在訂定這個令債權人滿意的估值時,是假設了香港的供水量年增1,000萬立方米,成本長期要按5%增長,還要負責在往後興建與維修水管方面提供免息貸款給粵方。
港府於2006年提交予「立法會」的文件亦證實,『每次東江水有大工程,港府均會提供貸款。更表示若果購水的成本低於預計水平,將會影響粵方的財政狀況,及債務重組方案的還款承諾。』換言之,香港跟中國簽訂這份《30年附有不平等條件的東江水死約》明顯是拯救中國的「債務違約危機」。
那麼,東江水又是甚麼價呢?
每噸4.32港元!若加上嚴重污染(綠色和平組織:猶如糞水)的淨化費用,每噸7元。高過淡化海水近倍,也大大高過大馬賣給並非「同胞」新加坡的水價。更土匪者,原本一滴也不需要的東江水,強賣死約一定30年,而且年年加價。
比馬來西亞售予新加坡的水價貴逾260倍
同時,香港除了有25個水塘外,早在1975年已有「樂安排海水化淡廠」運作,現在其成本已下降約95%,而且工廠早已北移,沒有再不斷增購東江水這個必要。如果按2010年實際輸入6.81億立方米未經處理的東江水計算,實際水價為每立方米3.36港元,比馬來西亞售予新加坡的水價(每千英制加侖0.03馬幣)「貴逾200倍」。因此,香港人也不想買那些「東江屎水」。
香港將過多的「東江水」排出大海
2008年10月28日在香港「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」的一份《關於東江水供應的檔案》顯示:『香港用水量沒有顯著的增加,使香港水塘儲水充足,出現水塘滿溢的情況,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已把約值30億港元的多餘東江水排入大海。』這事件引發「傳媒大幅報導」,稱此舉為「倒錢下海」。《維基解密》亦踢爆,『2009年粵西大旱,香港卻天天倒水入海,港府建議減少供水以紓解國內旱情,但當時遭粵方「婉拒」。』
於此情況,究竟誰應飲水思源?但中國還反過來泡制「斷東江水」的謬論。簡直可恥!
參考資料:
金融雲端:無拖無欠的東江水 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0月30日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financeestate/art/20121029/18051580
香港一滴東江水 也不需要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2月06日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21206/18091510
東江水較淡化海水貴近倍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2月07日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21207/18092517
【事實7:國內企業在港上市並非為利港】
根據《201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》顯示:「自有H股或紅籌股在香港上市以來,募集資金調回內地累計至去年約8,000億。」
香港銀行體系是「中國的支柱」,亦是「護港基石」
根據《200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》:『中國改革開放30年,香港的銀行體系仍是全中國銀行業唯一有效率及競爭的體系,而中國國內銀行體系的效率和獲利能力關係接近「零」。』别小看香港這個人口只佔中國0.5%的城市,銀行資產卻相當於中國21%。雖然美國高盛集團曾參與中國的「金融改革」,但因為中國的體制存在「先天缺陷」,目前仍然只是「跛腳鴨」的經濟發展,中國必須善加利用香港這個全國最穩健、最有效率和更具競爭力的金融架構,才能發揮較好的優勢。其實,香港穩健的銀行體系是「中國的支柱」,亦是「護港基石」。改革開放前,中共就是靠香港進行「外貿」;到今日,中國仍要依賴香港銀行幫助,參與國際金融遊戲。
【總結】
在毛時代是「窮國中之窮國」的時候,香港人送上的金錢和物資以「天文數字計」;改革開放時,港商北上設廠,雖則是減輕生產成本,但無可否認的是「養活了無數中國人」,還將先進技術和管理系統引進中國,促進中國經濟起飛;還有,每次中國出現天災人禍,香港人捐獻的金錢和物資數以億計,甚至過百億計;單是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,香港人也給了中國過百億的捐款。
做人應飲水思源,更何况大部份國內平民仍然很窮!實情是,由「籌集資金、提供信用保證、售賣健康的日用品等」,中國到今日仍然依賴香港。香港幾十年對中國的貢獻,足以令舉國汗顏!因此,不要再說那些「香港沒有中國照顧便完蛋」的痴人夢話了!
(請廣傳此文,令多些不知實情的人了解真相,歡迎分享、複製、修詞、修訂或資料補充或更新。)
原文連結 (朗思略有增補):
經常聽到中國人與藍屍阿叔講:「如果當年金融風暴冇『阿
有網友整理七個事實,破解「香港經濟靠中國」的荒謬謠傳
=================
【看看香港是否真的靠中國打救?】
朱鎔基時代,中國亦因貪腐嚴重而「債台高築」,1998
「中港矛盾」的主因源自國內人長期被「中國媒體、土共政
參考資料:黑白顛倒的「大陸黃俄」令中港敵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
【事實1:香港人早在50年代已接濟中國】
在1950年毛澤東被史太林唆使協助朝鮮(北韓)侵略韓
故此,中國當時面臨西方封鎖,極需外匯但無法向歐美出口
另外,香港亦是中國農產品其中一個主要出口的市場,19
【事實2:香港人33年來是中國的「最大外商」,佔「外
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,香港資金和工廠不
參考資料:《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》發佈 香港高居內地投資榜首位
http://www.csstoday.net/
【事實3:SARS禍港、自由行「得不償失」】
改革開放之前,只有港人回中國消費,本來自由行只是公平
參考資料:
維基:SARS事件——中國禍港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
世衛組織:SARS源頭在廣東順德
http://www.peacehall.com/
2003年新聞特輯:中國為香港帶來可怕的沙士〔國內稱
http://www.youtube.com/
《2003年大事回顧》中國為香港帶來可怕的沙士 Part 2
http://www.youtube.com/
因此,「自由行」只是小小的補償。自中國建國以來,一直
並且,港人在中國的消費幾乎100%是在中國本地生產的
然而,香港人卻被「國內自由行(絕大部份是水貨客)」不
參考資料:香港政府統計處網站
http://
同時,中國與香港政棍將「自由行」說成是「中央照顧香港
【事實4:1979年香港已供電给廣東】
當年中國被老毛搞到成為「窮國中之窮國」後,為了幫助中
相比推動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或更換舊車的《減排方案》,
近年香港各大媒體在2012年12月10日才報導:『香
根據《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改善空氣質素小組委員會09
故此,中國人必須要搞清楚,「現在是犧牲港人利益與福祉
參考資料:香港環團促停售電予內地
http://
若香港停止售電給予中國,「污染物減排成本」相比其它《
http://
【事實5:中國還有個荒謬的謠傳:「中國在1998年打
1990年代中期,中國金融市場還未完全開放,加上「宏
朱鎔基時代,中國亦因貪腐嚴重而「債台高築」,1998
事實上,朱鎔基也曾毫不留情地指出,銀行不是政府和官商
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單從中國「公佈」的數據所知
其後,中國在2002年又要處理「海南房地產泡沫」,還
在金融風暴時,香港動用近1,200億元護盤擊退索羅斯
相反地,香港更在1998年,廣東省政府建議興建一條全
參考資料:電視新聞《1998年香港及澳門大事回顧》T
在亞洲金融風暴(Asian Financial Crisis) 中 ,港府動用1,181億獨力作戰入市打大鱷 (片中的0:55),最終還賺了380億元 (片中的1:00),並非中國流傳「中央在1998年經
http://www.youtube.com/
索羅斯承認當年狙擊港元失敗
http://www.youtube.com/
【事實6:購東江臭水讓中國對「海外債主」提交《拯救方
實情是,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上述的廣信和粵海欠
港府於2006年提交予「立法會」的文件亦證實,『每次
那麼,東江水又是甚麼價呢?
每噸4.32港元!若加上嚴重污染(綠色和平組織:猶如
比馬來西亞售予新加坡的水價貴逾260倍
同時,香港除了有25個水塘外,早在1975年已有「樂
香港將過多的「東江水」排出大海
2008年10月28日在香港「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」
於此情況,究竟誰應飲水思源?但中國還反過來泡制「斷東
參考資料:
金融雲端:無拖無欠的東江水 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0月30日
http://
香港一滴東江水 也不需要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2月06日
http://
東江水較淡化海水貴近倍《蘋果日報》2012年12月0
http://
【事實7:國內企業在港上市並非為利港】
根據《201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》顯示:「自
香港銀行體系是「中國的支柱」,亦是「護港基石」
根據《200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》:『中國改革
【總結】
在毛時代是「窮國中之窮國」的時候,香港人送上的金錢和
做人應飲水思源,更何况大部份國內平民仍然很窮!實情是
(請廣傳此文,令多些不知實情的人了解真相,歡迎分享、
原文連結 (朗思略有增補):
留言
發佈留言
歡迎留言.一起分享